• 研究院新闻
  • 行业新闻
  • 芯火领航,云端智绘丨自主化EDA集成和生态论坛暨首届EDA应用师资培训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6日,芯火领航,云端智绘--自主化EDA集成和生态论坛暨首届EDA应用师资培训活动圆满举办。


    本次芯火领航,云端智绘--自主化EDA集成和生态论坛暨首届EDA应用师资培训在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以下简称EDA²)的指导下,由国家“芯火”深圳双创基地(平台)(以下简称深圳“芯火”平台)、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以下简称微纳研究院)、深圳市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芯火产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微纳点石创新空间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行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日观芯设自动化有限公司、深圳芯火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新一代产业园、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协办,并获得众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深圳“芯火”平台打造的自主化EDA平台成果发布,多家EDA厂商加盟



    本次活动邀请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EDA²)产教融合负责人吴文生先生致辞。自主化EDA生态建设目前受到众多企业、高校的关注,EDA²也通过创新加速、研发加速、推广加速三个板块不断推动中国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合作机制。吴文生先生也对深圳“芯火”平台在自主化EDA集成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在多方的通力合作下,逐步将自主化EDA打造成国内的优势产业。


    随后国家“芯火”深圳双创基地(平台)项目组组长、微纳研究院院长张国新先生为本次活动致辞。国家“芯火”平台的建设是工信部优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推动国家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变,增强国家经济和技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张国新院长表示,虽然自主化EDA目前仍处在一个比较艰难的发展阶段,但趁势而为、坚持努力就会有更大的机会。在自主化EDA生态建设方面,芯火平台也将持续投入、不断聚焦,协助自主化EDA企业、教育产业及高校做好推广的工作,也希望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


    微纳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何越文针对自主化EDA平台集成验证成果进行分享。目前全流程的自主化EDA工具已经基本形成,但在工具链、生态方面仍有不足。深圳“芯火”平台携手多家自主化EDA厂商,打造基于云架构的自主化EDA设计平台,集成验证全链条的自主化EDA工具,已成功完成了首个版本的工程实践,同时基于自主化EDA设计平台,联合院校开展区域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服务更多IC设计企业。深圳“芯火”平台也呼吁更多自主化EDA工具一起加入到平台的建设中来,持续助力完善自主化EDA产业生态。


    在云平台持续建设的基础上,深圳“芯火”平台也秉承着开放的态度,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与众多院校企业达成了多次战略合作。为促进自主化EDA技术的应用与人才培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微纳研究院携手打造“国产EDA实训基地”,并在本次活动中进行揭牌仪式,在EDA²产教融合负责人吴文生、微纳研究院院长张国新的共同见证下,微纳研究院副院长刘永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海超老师共同揭牌,期待在未来共同为自主化EDA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深圳“芯火”平台也邀请到了部分参与自主化EDA平台建设的优秀自主化EDA工具进行分享。



    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特级讲师邹兰榕进行《华大九天助力集成电路产教融合》的主题分享。华大九天主要产品包括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存储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射频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晶圆制造EDA工具和先进封装设计EDA工具等软件,并围绕相关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服务。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领域。作为国家型的产教融合企业,华大九天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其纳入公司重大发展战略,通过主办或参与人才白皮书、学科竞赛、师资培训、高校暑期训练营、科研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EDA博士后工作站等多样形式,不断为我国EDA人才和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验证产品与解决方案专家徐振梅就EDA验证方向的成果展开分享。芯华章汇集了大量EDA验证资深专家,目前已独立自主建设了国产全流程数字验证EDA工具平台,拥有超过180件自主专利申请,逐渐成为国产数字验证领域产品布局最全面的EDA公司。基于统一的平台化、智能化、云化底层构架,芯华章推出了十数款商用级验证产品,涵盖逻辑仿真、硬件仿真系统、FPGA原型验证系统、静态与形式验证、智能场景验证、系统调试以及验证云等领域,确保为数字芯片及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敏捷验证支持。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产品经理苏远鹏展开《合见工软为国产先进芯片筑基》的主题分享。作为关键基础软件,我国EDA的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也需要形成技术优势锻造优势,从而打造新一代的世界级工业软件。合见工软以EDA领域为首先突破方向,推出了针对数字芯片验证的EDA全流程平台工具,同时在数字实现EDA工具、设计IP、系统和先进封装级领域多维发展,推出了多款自主自研的EDA与IP产品,产品覆盖全场景数字验证硬件、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功能仿真、验证管理及系统级原型验证、IP验证,及可测性设计DFT、电子系统板级和先进封装设计研发管理,高速接口IP等十数款EDA产品及解决方案。多产品线并行研发,构筑了“芯片-软件-系统-应用”的芯片与整机系统联动设计与产业生态,有力支撑中国芯片行业发展。


    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柴志怡针对以DTCO为驱动力的EDA解决方案进行分享介绍。作为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概伦的器件建模和仿真等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很强的竞争力,覆盖包含全球前十大晶圆厂和前三大存储器公司在内的超200家客户。概伦电子提供一站式可靠性解决方案,包括材料与器件特性测试芯片设计、特征参数量测、可靠性建模及PDK开发、针对可靠性设计、高良率设计及噪声分析的仿真验证、完整的ESD防护设计验证和车规级设计流程及IP开发服务,助力客户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提升市场竞争力。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余菲
    进行《GoldenLight EDA系统助力高职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分享。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排头兵,对集成电路关键工艺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从实验、实训到实习进行全流程的人才培养。金光 EDA系统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研发的集成电路EDA系统,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主线,包含金光Verilog、金光Layout和金光SPICE三款产品,分别对接数字电路仿真验证、全定制版图设计与验证以及电路高精度仿真三个设计环节。金光EDA针对教学领域设计了特定的功能,内置大量教学案例,并成功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院校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成功支持了多次职业技能竞赛,是深圳在集成电路自主可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从而助力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



    杭州行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吴仕胜针对公司定位及产品优势进行分享。行芯是国内Signoff领域的领军企业,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国际竞争力的EDA产品,基于自研的Glory超大容量计算平台,打造了全芯片RC Extraction、IR-Drop、Electromigration、Power、Multi-physics等工具链,覆盖广阔工艺节点,并已在设计、制造、IDM等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示范性应用。行芯以突破性的Signoff技术全面助力客户实现最佳的功耗、性能和面积(PPA)目标,促进芯片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并赋能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助力提升EDA行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日观芯设自动化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黄一峰
    对公司解决方案及技术优势进行介绍。日观芯设致力于打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EDA签核全流程平台和全芯片实现系统,包括时序约束管理验证、流程管理、时序分析、物理验证等EDA产品,重视核心技术积累,强调产品落地应用,以差异化产品应用于客户IC设计流程,并通过扎实的技术能力服务国内企业。

    首届自主化EDA师资培训开展
    4月26日下午,首届自主化EDA应用师资培训在芯火产业学院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中心进行。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李世国为此次培训致辞。李院长提到,在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培养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微纳研究院通力合作,共建“芯火产业学院”,设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块化课程体系,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也希望通过开展自主化EDA的培训、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为自主化EDA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此次培训邀请来自微纳研究院、华大九天、行芯科技及日观芯设的高级工程师,针对自主化EDA平台及多个自主化EDA工具的使用进行讲解。培训过程中,学员对自主化EDA平台进行实际应用,并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实操。通过此次培训,参训学员较全面地了解了自主化EDA平台的工具及使用,为持续探索EDA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至此,本次“芯火领航,云端智绘丨自主化EDA集成和生态论坛暨首届EDA应用师资培训”圆满结束,深圳“芯火”平台在当前自主化EDA平台的建设基础上,将继续与各合作方不断扩大交流、加强合作,互惠共赢、共谋发展,持续助力自主化EDA生态建设。




    [返回]